免费配资策略 7月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 首页
  • 联华证券
  • 在线炒股配资开户
  • 配资在线炒股开户
  • 联华证券_在线炒股配资开户_配资在线炒股开户
    你的位置:联华证券_在线炒股配资开户_配资在线炒股开户 > 在线炒股配资开户 > 免费配资策略 7月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免费配资策略 7月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发布日期:2025-08-25 22:56    点击次数:162

    免费配资策略 7月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周子勋

      7月作为传统的信贷投放“小月”,仍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备受市场关注。

      央行日前发布的最新金融数据显示,2025年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比6月高0.5个百分点,比2024年同期高2.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111.06万亿元,同比增长5.6%,比6月高1个百分点。今年前7个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

      在社会融资规模方面,截至2025年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0%,比6月末高0.1个百分点,比2024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64.79万亿元,同比增长6.8%;前7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3.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12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31万亿元,同比少增694亿元。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7月金融数据出现波动主要受季节性回落、地方债务置换、清理拖欠账款、金融“反内卷”、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等因素的影响。从数据来看,7月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为实体经济回升向好、有效需求逐步恢复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

      01

      7月总量政策保持适度宽松

      7月我国货币流动性保持充裕,社会融资规模、M2、人民币贷款等增速继续高于经济增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向东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从货币供给看,总量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同时,结构性政策工具精准发力,贷款结构持续优化,支农支小、支持制造业和绿色发展等贷款保持快速增长,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均高于同期总体贷款增速,显示金融资源精准流向重点薄弱领域。从货币需求看,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较好回升,表明企业对生产投资信心增强,在科技和高附加值制造业领域的贷款需求明显增加。

      值得关注的是,7月人民币贷款缩减500亿元,居民与企业短期、中长期贷款均减少,显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偏弱,稳增长政策需进一步精准发力。

      7月实体经济信贷为何减弱?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一是季节性与前置效应叠加。二是票据冲量与“高频缩表”。三是信用需求结构偏弱。四是风险偏好与资本约束。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小亮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7月份实体信贷减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际经贸秩序遭受重创、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的大环境下,居民和企业等经营主体的信贷需求有所减弱,其中居民消费意愿和信贷需求有待进一步提升;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等举措使得相关受益企业的信贷需求有所减弱;房地产市场有待进一步回暖,对居民中长期信贷需求造成了一定影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CBD发展研究基地主任高杰英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美国滥施关税给全球经济带来风险的背景下,导致我国实体经济预期转弱,银行信贷需求方与供给方的风险偏好走低。

      7月信贷表现指向内需仍旧偏弱,因此中央将“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列为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有的放矢。为激发潜在的消费需求,近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02

      7月融资结构呈现四个变化

      刘向东指出,从7月货币供给看,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企业和政府的资金面相对宽松,直接支持市场活力和投资需求。主要受政策驱动支撑,企业资金周转效率提升,M2和M1剪刀差有所收窄,预示着货币活化程度改善;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居民端去存款化加速,部分资金转向资本市场,表明资本市场的活跃性增强,同时,地方债务驱动的信贷增长仍在持续,积极有为的财政前置发力成为支撑货币扩张的重要途径。

      在曾刚看来,7月融资结构呈现四个变化。一是直接融资占比提升、间接融资偏弱。二是短久期与低资质融资回摆。三是居民与地产链条分化延续。四是政策性与结构性工具托底。

      “社会融资结构最鲜明的特征是政府发债成为最主要的融资增量,表明政府财政逆周期政策坚定贯彻推行。”高杰英说。

      03

      下半年宏观政策将聚焦稳增长与调结构

      近期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的基调,央行召开的年中工作会议和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均明确要求落实落细这一政策方向。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紧扣“持续发力、适时加力”的核心要求,下半年宏观政策将聚焦稳增长与调结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联动的调控合力将进一步升级。

      田轩认为,下半年财政政策将持续加码,增加重点领域支出,如城市更新、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货币政策预计将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环境,可能会通过降准或降息等方式,向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降低企业和居民的融资成本。同时,将更多通过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与财政政策形成配合,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大力度提振消费,强化稳岗扩就业。

      刘向东指出,7月以来,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仍需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在总量政策方面,货币政策将继续延续适度宽松和持续发力的做法,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适度降准降息,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以释放长期流动性并引导贷款利率下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更加注重精准投放,推动信贷资源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

      曾刚预计,下半年总体延续“适度宽松、精准发力”的基调,重在“稳总量、优结构、畅传导”。在总量上,视名义增长与通胀修复节奏,保留降准空间,必要时配合OMO与MLF利率微调,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价格上,受外部利差与汇率约束,政策利率下行动作更审慎、以“小步慢跑”为主。在结构上,延续并加码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性金融工具及民营小微、科技与绿色信贷支持,推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加力提效。在传导上,强化对银行负债成本与资本补充的支持,推动存量按揭与企业贷款利率下行的有序传导,抑制“空转”。

      “下半年倾向‘温和宽松+结构加码+节奏管理’,以稳定信用扩张与社会预期,更多依赖精准政策而非强刺激。”曾刚说。

      在陈小亮看来,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将继续适度宽松的基调,择机进行适度的降准或降息操作,以着力解决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其中,在投资需求方面,货币政策的重点应该是能够扩大未来消费的有效投资,通过投资带动消费,推动供需两侧良性互动,缓解供需不匹配的矛盾。

      陈小亮指出,中国的货币政策仍有一定空间,能够确保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落实到位。根据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要从跨周期视角看待货币政策空间的变化,加大货币政策力度虽然在短期内会引发政策空间的收窄,但是会推动经济增长态势不断向好,并在长期中重新赢得更充裕的政策空间。

      高杰英表示,下半年货币政策总基调是适度宽松,如何适度取决于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和我国央行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判断。

    免费配资策略